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视点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奋力打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考察调研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全面系统制定人才规划、畅通发展路径、优化管理服务,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学校战略人才力量,奋力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加强党的领导,把牢人才工作正确方向。紧紧围绕“走新路、开新局、创一流”中心任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学校时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开展专题学习;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抓好学习贯彻,并深入二级单位党组织开展宣讲和督导,指导广大干部师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总体工作方案》,谋划实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工程,研究细化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工作举措。坚持党管人才,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方案》等,持续强化学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和把向定标作用。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优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设置,健全议事规则,着力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人才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学院(系)等工作单位主动作为—全校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加强政策系统设计,将建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纳入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体工作方案》《新路建设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等,在人才引进、人员选聘、职评岗聘等方面制定系列配套文件,探索构建理念先进、政策完备、运转高效、评价科学、保障有力的新时代人才工作机制。注重高层次人才政治吸纳,做好优秀青年人才和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党员发展工作,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各类人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注重思想引领,树牢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制定《关于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教师制度化、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提高人才政治理论水平。出台《关于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将师德师风作为人才招聘引进、职务评审、岗位聘用、项目申请等环节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将“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的要求融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各领域全过程。实施“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计划”,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引导高层次人才带头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构建“团队建设—课程建设—辐射带动”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创新开展特色项目,组织教师全面参与“红色之路”“读懂中国”“海归教师挂职锻炼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等项目工作,引导人才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坚持学校党委书记为新入职教职工讲授“入职第一课”制度,将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纳入教师职业发展各类培训体系。开展师德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评选,举办“吴玉章师德师风大讲堂”,推出学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专题宣传片,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精准分类施策,厚植战略人才成长沃土。系统规划构建“吴玉章学者”“成仿吾兼职学者”“青年人才涵育”人才育引支持三大岗位体系,畅通“师资博士后—青年学者—特聘教授—讲席教授—资深教授”全链条人才成长路径,使不同人才群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均可获得相匹配的政策支持。实施“名家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培养工程”,开展好学校自设一级教授评聘工作,柔性聘任校外相关领域资深专家担纲学校重大研究工程,充分发挥顶尖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学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锻造工程”,依托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培养集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在科研项目、人员团队、平台智库资源等方面提供稳定支持。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孵化工程”“青年人才涵育支持计划”等,畅通青年人才破格晋升通道,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优秀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加强青年人才的薪酬待遇、科研项目、发展空间、配套机制等综合保障,助力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近一年来,学校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20人次,基本覆盖学校所有学科门类。推进科研高地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推进基础理论重大创新研究、主持国家重大项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22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逾百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成立交叉科学研究院、欧亚研究院等跨学院跨学科创新平台,推动建设一批新的“人才培养特区”,进一步提升高层次人才资源效益。

深化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坚持质量导向,强化多维评价,突出过程评价,探索构建重要人才中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多维度评价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关注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标志性贡献,推动人才评价向重视原创性贡献、决策支撑作用、文化传承影响转变。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对于基础研究人才和青年人才,重点推行聘期评价和长周期评价。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完善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制度。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印发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管理办法等文件,切实为人才创造性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实施顶尖人才规模动态管理,不断优化引才审议与决策机制,对学院(系)急需紧缺特殊人才开启“绿色通道”,着力提升人才精准引进水平。创新人才使用模式,探索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支持由战略科学家“挂帅”的文理交叉融合领域跨学科创新团队,鼓励学院(系)协同引才、跨学院(系)用才,实现人才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

夯实服务保障,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生态。坚持校院协同增强管理服务合力,学校层面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能,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学院(系)层面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作用,持续增强人才工作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党委联系专家、科研助理协助专家的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开展人才工作调研,近一年来,召开各类人才工作专题会50余次,举办各类人才座谈会30余场,开展人才满意度、人才制度成效等调查研究10余次,进一步凝聚共识、摸清问题、找准障碍、精准施策。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干部队伍,研究修订学校教师以外其他专业技术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办法,着力构建职务、职称、职级“三职并行”评价体系,打通干部成长“立交桥”。提升人才工作温度,开展人才“一对一”精准服务,持续优化办事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限。深化学校综合服务中心“一网一门”建设,加快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一站式”人才服务,积极助力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工作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23-08-25  | 通讯员: 杏雨网 )  | 责任编辑:  | 浏览次数: 11  
[ 回到顶部 | 回到新闻中心 ]